推荐热点事件
加州州长纽森称将单独与外国进行贸易协议谈判,但美国关税相关权力属于联邦政府,是否存在绕过的可能性?
老话说得好,蛇有蛇路,鼠有鼠道。纽森手里攥着加州的王牌:硅谷的芯片、好莱坞的电影、中央山谷的杏仁,样样都是全球市场的硬通货。去年加州GDP冲到3.6万亿美元,单独拎出来能排全球第五大经济体。州长办公室的幕僚们早就算过账,中国买家包圆了加州三分之一的农产品,墨西哥工厂天天等着北边的半导体设备下锅。
联邦贸易代表办公室的玻璃幕墙后头,律师们翻烂了《宪法》第一条第十款。白纸黑字写着"各州不得与外国签订协议",可底下还藏着句活话——"经国会同意除外"。2018年加州环保局钻这个空子,和加拿大魁北克省悄悄勾手指搞了碳排放交易。这回纽森团队眼睛正盯着这条缝,琢磨着把"贸易协议"包装成"气候合作备忘录"。
萨克拉门托的州议会大楼里,两党议员为这事吵得能掀屋顶。农场主们举着"要订单不要政治"的牌子在走廊转悠,科技公司CEO们则躲在私人俱乐部里给州长出主意。隔壁亚利桑那州的参议员已经往联邦法院递状子,说这是"经济版南北战争"。
墨西哥城的贸易官员喝着龙舌兰打趣:"他们华盛顿的政客还在为钢铁关税扯皮时,我们和加州的卡车早就在边境线上跑第八个来回了。"东京的汽车厂商更实在,悄悄把新电池厂的选址从阿拉巴马改成了长滩港。
最高法院门前的石阶被阳光晒得发烫,这儿迟早要迎来一场宪法官司。但商人们等不及法官落槌——圣迭戈的码头工人这个月已经加班装卸了十二船智利车厘子,货箱上都贴着"加州特别采购"的标签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arzhishi.com/rdsj/1444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