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热点事件
想不到吧,这些不同风格的歌都是我唱的!!!
"这嗓子是吃了变色龙吧?"后排大爷跟老伴嘀咕。前奏响起时还是《牡丹亭》的水磨腔,琵琶弦一收立刻切进重金属嘶吼,台下举着荧光棒的小姑娘愣是没跟上节奏切换。散场时保洁阿姨扫出满地鸡皮疙瘩,都是让《青藏高原》接《忐忑》给震落的。
录音棚里更热闹。制作人盯着监视器直挠头,刚才录完童谣的歌手正用烟嗓试唱蓝调,设备检查了三遍才确认没串频。外卖小哥送奶茶时恰逢戏腔转美声,保温箱里的珍珠奶茶跟着《图兰朵》抖成了波霸奶茶。
胡同口卖煎饼的大娘掌握第一手情报:"那孩子打小就神,清晨吊嗓子能学七八种鸟叫。"少年宫声乐老师翻出泛黄的作业本,同一页上记着帕瓦罗蒂发声法和苏州评弹工尺谱。音乐学院的老教授推着眼镜感慨:"这哪是声带,根本是台人肉合成器。"
电视台化妆间摆着五套造型服,假发排成一列像等待检阅的士兵。导播盯着监视器揉眼睛,民歌歌手和说唱选手的候场区坐着同一个人。收视率爆了那晚,道具组在后台逮住偷吃润喉糖的"百变歌王",他正用气泡音给场务姑娘学唐老鸭报幕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arzhishi.com/rdsj/1445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