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热点事件
你的手机可能正在泄密
去年邻居老张收到条"精准"诈骗短信,对方不仅知道他刚买了新房,连贷款银行都说得分毫不差。民警在他手机里揪出三个违规采集信息的APP,其中一个读书软件竟在深夜偷偷上传通话记录。这类故事在数码城维修柜台天天上演,技术员小吴经常帮顾客清理潜伏的"数据小偷"。
手机厂商的权限管理功能形同虚设。某款主流社交APP要求开启麦克风权限才能使用滤镜,健身软件不获取位置信息就拒绝运行。这些霸王条款逼着用户交出隐私钥匙,就像进小区菜市场非得留下身份证复印件。
专业机构检测发现,普通智能手机平均每天向云端发送157次数据包。有些加密传输还算规矩,更多信息打着"改善用户体验"的旗号裸奔。你永远不知道那张随手拍的早餐照片,会不会变成大数据画像里的消费偏好标签。
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数字器官,但很少有人记得定期给这个器官做"体检"。关闭非必要权限、定期清理缓存、警惕来路不明的APP,这些举手之劳就像给自家大门多上了道锁。毕竟在数据为王的时代,我们的隐私不该是任人采摘的免费果实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arzhishi.com/rdsj/1447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