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热点事件
华龙一号凭啥这么火
这座“国之重器”藏着中国核电人三十年的硬功夫。堆芯设计像绣花,177组燃料组件排兵布阵,比传统设计多出20%的发电效率。安全壳能扛大飞机撞击,双层混凝土墙厚得能防导弹,厂区地下还埋着“巨型充电宝”——非能动蓄水池,断电时靠重力自动浇灌堆芯。
福建福清的工地上,老师傅们总爱念叨“螺丝要拧三遍”的老规矩。主泵安装那会儿,法国专家带着激光校准仪打飞的过来,中国小伙儿掏出祖传的线坠加塞尺,误差愣是比洋设备还小半丝。现在华龙一号的国产化率超过90%,连最难啃的蒸汽发生器都是四川德阳造。
国际原子能机构给华龙一号发了“免检金牌”,62国专家扎堆来取经。土耳其项目竞标时,中方掏出计算书:同样发电量,华龙一号的核废料比法国技术少产30吨。沙特土豪当场拍板:“就要这个环保省钱的!”
隔壁老王在核电站干了半辈子,去年退休前摸着反应堆外壳说:“当年进口设备受的窝囊气,如今总算扬眉吐气了。”现在全球每三台在建核电机组,就有一台贴着中国标签。华龙一号的螺丝钉里,拧着中国制造的底气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arzhishi.com/rdsj/1499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