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热点事件
杭州灵隐寺门口 8.5 平小卖部年租金 260 万,这个租金合理吗?景区小卖部有多赚钱?
景区铺面的生意经向来邪乎。游客顶着日头排两小时队,嗓子眼冒烟时,十块钱的冰镇可乐喝出了琼浆玉液的滋味。清明小长假那会儿,卖香烛的老板娘边点钞边念叨:"三支清香卖二十,成本不够买包盐。"她家玻璃柜里标价九十八的"开光手串",批发市场论斤称。
附近开民宿的老周扒拉着算盘珠子:"这租金搁从前想都不敢想。"他记得零八年那阵,同个位置的铺子年租才三十来万。如今景区限流,游客反倒更舍得花钱。上海来的小姑娘买根文创雪糕要拍九宫格,北京大爷给孙子请"状元笔"不问价。
文物局的调研报告里白纸黑字写着,灵隐寺周边商铺坪效是市中心的六倍。但真蹲点看就明白,赚钱的永远是那几家老字号。新来的租户头半年都在填房租窟窿,卖藕粉的安徽夫妻干满三月就贴出了转让红纸。
香客们跨过门槛时总爱嘀咕:"菩萨眼皮底下咋还搞竞标?"寺里师父双手合十:"施主,山门外的地归文旅集团管。"夕阳把飞檐的影子投在扫码支付牌上,功德箱和收银台隔着三尺青石板路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arzhishi.com/rdsj/15049.html